农业部、财政部拿出30亿 重点补助这两块

  • 华英科技
  • 农业部于2016年5月5日上午10时在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等介绍农业结构调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
    近日,农业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时期主要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了总体设计。总的目标就是“两保、三稳、两协调”,即保口粮、保谷物;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做到蔬菜生产与需求的协调,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的协调。
    而玉米结构调整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去年下半年,农业部就制定并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在《意见》里,玉米调整总的思路是,保产能、适当调、产业化。
    保产能,巩固提升玉米优势产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玉米生产能力。要强化产能,通过提高单产,来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适当调,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域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鼓励农民将退出的玉米改种市场需要、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一些生态脆弱区,高强度地种植玉米,虽然能够换取一些玉米产量,但是带来的生态代价太大。
    产业化,玉米是高能量而且产业链很长的农作物,后续加工产业链很长。玉米是养殖业的基本饲料来源,也是生物燃料的好原料。可以用玉米发展畜牧业,发展加工业,通过系列化、深度化开发,转变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好产业。
    粮改饲、粮豆轮作
    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作为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在具体工作部署上,把玉米的调减与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以及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协同配套,积极引导农民改种大豆、薯类杂粮、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
    根据中央的部署安排,今年玉米收储制度由过去的临时收储变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一方面玉米的价格充分体现市场形成机制,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的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基本稳定。在这次玉米结构调整中,既要保护好优势区农民种植粮食、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导非优势区改种其他作物品种。
    一直以来,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是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去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在黑龙江、内蒙古等10个省区,选择了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以全株青贮玉米为重点,推进草畜配套。实践证明,粮改饲试点实现了种养双赢。
    试点地区的全株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5吨,每吨的收购均价410元钱,一亩地收入是1435元,比种植籽实玉米增收335元;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面普及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一吨牛奶节约饲料成本300块钱,肉牛饲喂全株青贮饲料每出栏一头节约饲料成本1000块钱;去年粮改饲计划种植150万亩,实际落实了286万亩,收储优质饲草料995万吨,这说明农民对粮改饲的拥护。
    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支持力度,将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试点县从30个增加到100个。
    同时,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将认真落实大豆目标价格政策,科学采价,合理测算,加大对种豆农民的补助,保护农民种豆积极性。促进产销衔接。并通过举办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推介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扩大市场消费。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电商、拓展市场,让产品顺畅销售,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整合32.5亿元,支持玉米结构调整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已整合了32.5亿元资金,来支持玉米结构调整,重点用于补助发展粮改饲和粮豆轮作。今年粮改饲的试点县由30个增加到100个,同时配合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玉米收储政策,积极推进“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改革。
    目前玉米结构调整的开局良好,一是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二是大豆面积恢复性增加,预计今年可增加600多万亩。三是市场需求较旺的品种也增加了。四是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