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蛋鸡养殖场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 华英科技
  •   最近一段时间,有幸与不少蛋鸡养殖圈的朋友就行业发展的方向、难点等问题做了一些交流。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蛋鸡养殖规模化趋势明显,行业集中度在快速提高;未来蛋鸡场存栏1-5万羽的中小型养殖场将成为行业的主力;1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养殖场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大等等。对于1-5万羽存栏的这类中小型养殖而言,自身的生存、发展正面临着环保、人力紧张、设备与房舍升级改造等等问题。笔者就此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给出几点建议,供这类中小型养殖场生产经营的转型、升级做参考。
      首先,要确保你的养殖场不在禁养区内,否则除了拆迁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在限养区内,你的鸡场升级改造方案要能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不然也可能面临着拆迁的可能。即便是在可养区范围内,在环保、食品安全等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下,你的鸡场升级、改造工作也必须是目的明确、行之有效、主管部门认可的。建议这类养殖场的升级改造方案,至少围绕以下几个目标制定:确保环保达标;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生产环境可控。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生产模式上,改变以前育雏育成、产蛋全阶段、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升级改造产蛋鸡舍,把育雏育成工作交给专业的育雏育成场。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育成鸡的质量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中小型养殖场已经没有必要拿出土地、房舍、资金等有限的资源自己去做育雏育成工作。行业分工协作趋势明朗,中小型养殖专注产蛋舍的工作,把它做精做专,也是生存、发展的利器。
      2、基础设施设备改造方面,将以前的开放式、半开放式鸡舍、阶梯笼饲养升级为“密闭式鸡舍、层叠式笼具”。对中小型养殖场而言,这样的改造需要的资金可能有点压力,但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鸡粪不落地,利于加工、处理;养殖密度增加,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舍内环境相对可控,利于取得优异的生产成绩;降低对强壮劳动力的依赖,能提高劳动效率。
      3、生产管理上,鸡场老板主抓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环控、捡蛋、清粪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捡蛋、舍内卫生这类相对简单的工作,可利用周边闲富的劳动力,按需雇用,按工作量计酬,灵活结算,无需聘请固定的员工(若能固定几个人随聘随用则更好)。抗体监测、疫苗接种等工作,也可委托给专业的单位或团队去做,明确好标准即可。
      4、经营上,以“卖好蛋、淘好鸡”为目标。如果当地存栏量不大,则建议深耕周边市场,尽可能贴近终端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每斤鸡蛋多卖三五毛钱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周边存栏量大,蛋品靠外销为主,建议联合几家同类型的养殖场,与销区厂商直接对接,保质保量为其直接供应,每箱鸡蛋也可能多卖出十来块钱。随着食品安全监测越来越严,销区贸易商与产区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直接对接的意愿越来越强。大家合作前定好规则与标准,合作过程中严守规则,实现双赢则大有可能。
      5、心态上,对行业前景要有信息,对现实则要冷静!要能居安思危,不能赚了钱,账面上有结余就盲目扩大规模,要深知行情波动变化大,资金断链则会被淘汰。对来自主管部门各项监管,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须知搞养殖就是做人的食品,责任重大,必须按法规、按市场需求高标准要求自己。在饲养品种的选择上,不可盲目跟风,不能看到今年养某个品种很赚钱,明年就盲目的跟进,尤其是特色品种,其需求空间有限,少一点可能很赚钱,多一点则有可能还不如大路货。在发展上,切记有多少钱就搞多大规模,甚至大量借贷去扩规模。至少在现阶段,规模还不能等同于效益。仔细掂量一下,自己能把多少鸡养好,能卖好多少但、能卖好多少鸡,想清楚了再决定搞多大规模。账算明白,量力而行,方得始终。对于中小型养殖场而言,做好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以自家两三代人为生产管理的主力,适度规模,扎扎实实搞好生产,必定能成为蛋鸡养殖行业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生存能力最强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