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笼养蛋鸡综合征”,从免疫角度讲称之为“免疫系统的支离破碎”,从健康角度讲就是“亚健康”。蛋鸡发病就是在免疫系统支离破碎的“亚健康”状态下与兽药、疫苗滥用的“折腾”中发生并传播。健康养殖的切入点就是解决兽药、疫苗解决不了的鸡的“亚健康”的问题。而鸡的“亚健康”问题应如何解决,应从调整养殖场规模入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玉鹏教授指出,导致蛋鸡亚健康不仅仅是饲养的问题,更涵盖了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更与技术实施的主要载体和条件及养殖规模有关。历史和现实表明,被称之为“小规模大群体的”传统养殖模式使养殖户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我国年产2200万吨鸡蛋,如果按国外先进生产水平计算,我们每年多养了约3亿只“吃着料却干不好活”蛋鸡,至少多消耗1000万吨饲料;也可能是多死亡8000万只鸡的重要致因之一。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一次家禽重大疫病的流行起点一般都是在区域性小规模养殖无序布局之地;每一次家禽重大疫病一般都是小规模养殖相对集中之地危害程度最大。这就是区域性环境问题。上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形成的那么多专业村、基地县,目前已存无几;通常5年~8年内蛋鸡养殖环境被迫“转移”一次,形成“老区转移新区,新区演变成老区,老区不得不改行另从业”的环境利用和破坏模式。
适度规模是与目前的技术、条件、资金、人力、环境等相匹配的,能获得良好效益的养殖模式;适度规模是“开方式”的规模,随着技术、条件变化的动态规模;适度规模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健康养殖的目标。
适度规模不是盲目引进国外超大规模的养殖模式。超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在中国会“水土不服”。一是因为国外简化免疫对接国内频繁的个体免疫难度较大,且容易产生免疫遗漏的缺口,风险较大;二是国外净化的环境对接国内不安全的环境,一旦有问题,损失会更大;三是超大规模需要高投入,对接我国的农副产品低价格,很难实现良好的投入产出效应。
适度规模也不能忽视健康风险。禽流感等病毒变异都是发生在饲养密度较高的鸡舍。养殖密度每增加1倍,疾病风险即增加约6倍。更何况许多适度规模养殖镶嵌在大大小小鸡场不安全的环境下,“一花难独秀”,健康安全风险忽视不得。
任何模式都内涵健康与不健康两方面,是把双刃剑。在别人是好的模式,自己用不好反而会出大问题,关键是怎么用。理论说了不一定算,听别人的更没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从当前来看,我国的蛋鸡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简陋设备老化、养殖观念陈旧;创建品牌的意识差、品牌宣传不到位、品牌效应差,使得品牌建设滞后;区域内饲养密度大,粪污问题严重,超过区域环境安全承载能力,生物安全隐患较多等等。笔者认为,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代表了我国蛋鸡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我国的蛋鸡产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蛋鸡分段饲养,实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育雏育成设施、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专业化育雏育成场设施设备完善,环境可控;饲养管理、免疫规范;实行全出全进,减少疾病交叉感染、免疫排毒等所面临的养殖风险,提高生物安全等级。政府科学规划、落实用地,引导并扶持一些企业、公司、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的育雏育成场,企业需完善饲养管理规程、后备鸡出场标准、档案管理等。从而实现蛋鸡养殖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今后,蛋鸡养殖应倡导一体化经营。即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养鸡协会及股份制联合体等,把分散的中小鸡场组织起来,提高中小鸡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合作社、协会、联合体等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有效发挥其行业自律和为会员提供社会化服务功能。我国的蛋鸡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基地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探索产加销、农科教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升级。
建场与工艺从长远讲,场址与养殖工艺决定成败的50%以上。合理的场址能切断污染的媒介,避免“一场有难,八方带灾”的问题。对于养殖工艺,如果说传统工艺下蛋鸡达到“盈亏点产蛋率”,那么采用标准化工艺则能带来超越盈亏平衡点的“利润产蛋率”。
种源的健康一是要减少“多源”引种,否则养殖场会变成多家引种场疾病的“集中繁殖场”。二是要关注种鸡的免疫耐抗性:如果种鸡场实施高强度免疫,种鸡就会产生耐抗性,这种特质能遗传,使后代产生耐免疫性或免疫抑制,这类鸡较为“难对付”。比如国外的种鸡免疫强度普遍较弱,故引进的祖代鸡产蛋普遍表现优秀;但国内有些祖代场采用高强度免疫,其父母代就不那么好养了,商品代则更难养。
“全进全出”饲养制这说起来简单,说得也比较多,但做起来最难,因为建场之初就决定了该模式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实施。“全进全出”饲养制强调同一场(区)的同一性,对于每批新鸡都是进了生物安全有保障的“新场”。如果仅仅是同一场(区)内单栋鸡舍的全进全出,则仍然摆脱不了成鸡对小鸡的排毒感染,鸡场永无安宁。实践证明,一个新鸡场,饲养3年~4年后,单栋舍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整场全进全出模式所“耽误”的效益。
健康饲养技术高玉鹏教授强调,要根据蛋鸡体型发育的规律采用体型饲养技术。蛋鸡体型发育规律表现在组织器官、骨架、肌肉和脂肪这4部分在不同生长周龄时不同的体型指标。
体型饲养技术的核心就是:(撑骨架+附肌肉+促卵巢+控脂肪)×生理阶段系数。
具体表现在:0周龄~8周龄时主要是撑骨架,拉开骨架搭好“戏台”,组织器官这些“演员”才具备充分发育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同时肌肉也才有附着的基础;9周~龄14周龄主要是为骨架附着肌肉,这样骨架才有支撑力;15周龄~20周龄主要是促进卵巢发育,使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同时控制脂肪,保障产蛋4%的能量贮备。